
竹圍彩虹橋
簡介
竹圍漁港位於桃園市大園區沙崙里,海灘地質為卵石及砂,民國48年首由縣政府及大園等區公所籌款七十餘萬元,興建北防波堤,51年起由省府及農復會分別撥款補助先後辦理六期工程,於57年始告完成,共耗資九百餘萬元。58年遭受颱災,北堤受損甚重,泊地部份淤淺,59年由省府及農復會補助修復。民國65年中央加速計畫擴建內港碼頭833
公尺,岸壁及內港航道開闢,67年中央加速計畫浚挖外泊地20,691立方公尺。嗣因泊地時遭漂砂淤淺,遂列在第一期方案內改善 71年至
74年斥資延長北防波堤
250公尺,至水深-2.0公尺;惟北防波堤延長後,雖有局部遮蔽效果,但仍無法阻擋漂砂入侵,港口雖屢次疏浚,屢遭淤積,為應當地漁業發展需要,桃園縣政府乃計畫擴建改善本港。於民國77年至82年與中國石油公司擬議合作開發本港,共謀其利,其中東、西防波堤、內堤等由中油公司與漁業單位共同分擔擴建經費,漁港碼頭、泊地則由漁業單位負擔,計改建完成碼頭343.5公尺,水深-3.0公尺泊地1.4公頃,提供本地漁船停泊需求。港區現有泊區共三處,包括漁港泊區二處,分別為水深-1.5m之內泊地1.1公頃、碼頭
410m及水深-3.0m之外泊地1.4公頃、碼頭460m,另中油公司工作船渠為水深-4.0m之泊地1.3公頃、碼頭
421m,港內主要陸上設施包括曳船道、修船場、魚市場、停車場、漁具倉庫、漁會辦公室、魚產品直銷中心、加油站、觀海亭及拱橋等。本港現有漁會會員
1,149人,船筏多於台澎地區沿岸水域從事流刺網、定置網、一支釣等漁業。

港區空照圖
每日晚出早歸,當日往返。漁獲物以鰆魚、鯧魚、午魚、烏魚、鯊魚、鰹類等為主,約85%於本港魚市場拍賣,本港聯外交通便利,國際機場距離本港僅約
3公里,承銷人承購後運往基隆、台北拍賣。寄藉漁船數量視迴游性魚類多寡而定,每年6、7月份最多。本港設有冷凍庫及活魚池設備,對漁穫物保鮮及提高漁產品價值甚有助益。
本港為桃園市最具規模之漁港,最近幾年來發展魚產品直銷中心,聞名大台北及桃園地區,帶動漁港漁村活絡,增加漁民收入,至民國九十年陸續發包辦理「竹圍彩虹橋興建工程」及「竹圍漁港娛樂漁業漁船碼頭興建工程」,使本港未來朝多樣化之娛樂漁業及海洋休閒遊憩活動發展,成為漁港功能多元化之示範漁港。
竹圍漁港各建設及地理分布圖
觀光
一、 景點特色:
(一)
該港已朝觀光休閒漁港發展多年,港區內涉有竹圍漁港魚貨直銷中心,一樓專賣鮮魚貨論斤拍賣均有,可讓遊客滿載而歸。二樓為熟食區,辦桌叫菜包滿意。
(二) 休閒涼亭長達三百多公尺,並有關海拱橋等休閒、親子遊憩區。
(三) 周邊尚有竹圍海水浴場。
|